平顶山哪司国际贸易有限公司

湖北省沙市中學校史大事記要(1983年整理)(1971-1980年)
發(fā)表: 2010-08-13 10:50:43    瀏覽: 12127 次
說 明


  一、本大事記記敘了學校四十二年每年發(fā)生的大事情,為編寫校史起個索引作用;

  二、本大事記編寫原則:實事求是,尊重事實,按照當時文件、資料,客觀地加以摘抄、記述;

  三、本大事記采用按時間順序排列的辦法,主要記敘了學校的教育、教學大事,政治運動從簡或不錄:

  四、本大事記主要依據(jù)學校的文書檔案。由于檔案殘缺,所以本大事記不全、不準之處在所難免,只作為“征求意見稿”發(fā)出,請同志們予以補充和修正。

沙市三中校史編篡辦公室
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廿一日




1971年


  1、野營拉練:

  市革委會黨的核心小組,市革委會拉練辦公室決定在我校進行拉練試點,學校從三連中抽出兩個排共140人完成這個任務。

 ?。?)時間:元月9日—元月23日。

 ?。?)路線:沙市—荊門—沙市。

  (3)編制:連部(正副連長、正副指導員、司務長)下設兩個民兵排,三個獨立班(衛(wèi)生班、炊事班、宣傳班)

  連隊成立臨時黨、團支部。

  2、所謂“綜合課”:

 ?。?)指導思想:為了落實偉大領袖毛主席光輝的“五•七”指示,把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,把以學為主與兼學別樣結合起來,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,圍繞一個中心,把各科教學結合起來,使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,活潑、主動地得到發(fā)展,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。

 ?。?)錄初三年級一堂綜合課為例:

  ①課題:“緊跟毛主席在大風大浪中前進?!?

 ?、谡n時:一天

 ?、壅n型:綜合課

  ④地點:荊州北門外游泳池、荊州電影院。

  ⑤內容:a、毛澤東思想課:學習毛主席幾次暢游長江的偉大革命實踐激發(fā)同學們緊跟毛主席在大風大浪中前進的豪情。

  b、語文課:講解毛主席詩詞《游泳》、《長沙》。

  c、數(shù)學課:游泳池面積、體積的測量和計量。

  d、工農業(yè)基礎課:講力學的原理。

  e、軍體課:游泳的基本知識及戰(zhàn)備意義。

  f、革命文藝課:學習《游泳》這首歌。

 ?、薏襟E:a、動員。

  b、下水游泳

  c、分排數(shù)學

  d、看電影《革命青年的榜樣—金訓華》

  e、總結收獲。

  3、參加市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講用會,并作典型發(fā)言。

 ?。?)發(fā)言題目《認真執(zhí)行毛主席的教育路線,辦好學校工廠》。

  發(fā)言分兩部分:①提高路線覺悟,把轉變學生的思想放在辦工廠的首位;

 ?、?、全面落實“五•七”指示,把工廠辦成“三結合”基地。

 ?。?)當時學校工廠有兩個:胱氨酸石、變壓器廠。又稱:“化工廠”、“無線電原件廠”。僅上半年就生產(chǎn)胱氨酸700公斤,產(chǎn)值2萬元。另外,學校規(guī)定初三以上的學生分期分批在工廠學工,每期半月,上課四次,每次半天,保證了教學、科研、生產(chǎn)三者緊密結合。

  4、四月,學校黨支部作出了《關于在全校師生員工中廣泛開展認真讀書刻苦學習的決定》。決定指出;省委71年1號文件作了加強學習和繼續(xù)深入開展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群眾運動的決定,這是毛主席的偉大戰(zhàn)略部署,是黨的思想建設的根本大事,我們必須以最大的決心,最堅決的態(tài)度,最快的速度緊跟照辦,狠抓落實,在全校范圍內廣泛開展認真讀書,刻苦學習,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群眾運動。

  5、考試改革(六改)

  (1)改閉卷為開卷;

 ?。?)改教師單獨出題為工人師傅、學生、教師三結合出題;

 ?。?)改單純考書本知識為考書本知識與三大革命的實際知識相結合;

 ?。?)改單純老師評卷為師生共同評卷;

 ?。?)改單純評卷成績?yōu)榧丛u學習成績,更評學習態(tài)度和學習方法;

 ?。?)改單純評學生為即評學生也評老師,幫助老師改進教學。

  6、在市西近郊新橋“奮戰(zhàn)荒漠湖灘,開墾出水旱地七十多畝,建立了學農基地。

  7、發(fā)展廠校掛鉤:先后與機床二廠、汽車分局、電機廠、農科所等八個單位建立了廠校掛鉤的關系。


1972年


  1、在6月份市教育工作會議上,我校作了題為《以路線為綱,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》的發(fā)言。72年是抓教學質量的一年。

  2、工作總的指導思想:以毛主席關于黨的路線斗爭的一系列論述為武器,緊緊把握黨的基本路線,認真開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學習運動,深入進行批修整風運動,發(fā)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,學大慶,打翻身仗,把黨的基本路線教育和黨的教育路線緊密結合起來,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大力提高教學質量。

  3、深入開展批修整風運動,統(tǒng)一思想,提高認識。

 ?。?)重點批判林彪三論:“沖擊論”、 “代替論”、“割裂論”,肅清形式主義、實用主義、虛無主義的流毒;擺正政治和業(yè)務、理論和實踐、批判與繼承的關系;劃清七種界限:①“以學為主”提高教學質量與“智育第一”的界限;②加強基礎知識教學與理論脫離實際的界限;③搞好必要的課堂教學與“課堂中心”的界限;④為革命鉆研業(yè)務、練好基本功、與“業(yè)務掛帥”、“個人奮斗”的界限;⑤發(fā)揮教師作用,對學生嚴格要求與“教師中心”、“管、卡、壓”的界限;⑥“古為今用”、“洋為中用”與“厚古薄今”、“崇洋媚外”的界限;⑦從實際出發(fā),分班教學與“天才教學”、“打擊工農子女”的界限。

 ?。?)提高對抓“質量問題”的認識: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提高教育質量,決不是一般的教學業(yè)務問題,而是一個路線問題。

  領導克服“兩怕”、“三不管”、“怕抓業(yè)務危險”、“怕走老路,栽跟頭”?!敖虒W不該自己管,人少事多無法管,教學復雜不好管?!?

  教師克服“三不抓”:抓對了無功,抓錯了有過,不敢抓;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無法抓;領導不抓,學生太差,何必抓。

  4、建設一支為人民服務的教師隊伍:

  (1)認真組織看書學習,反復抓教師立足點的轉移。

  年青教師劉紹政過去認為:

  當教師,無出息,工作累,地位低,

  辛辛苦苦一輩子,犯了錯誤難下地,

  不如當個工人好,好聽、單純、有福利。

  通過學習,他思想變了,感情變了,他又認為:

  當教師,真光榮,責任大,擔子重,

  培養(yǎng)革命接班人,反帝前哨一尖兵,

  沖鋒陷陣跟黨走,愿把天下苦吃盡。

  (2)排除“左”右干擾,反復落實政策。堅信知識分子的多數(shù)、或大多數(shù)是可以改造的,正確對待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的人和有嚴重歷史問題的人,充分發(fā)揮老教師的業(yè)務專長,調動教師的積極性。

  5、群策群力,采取措施,提高教學質量。

  (1)狠抓學習目的教育,充分調動學生為革命而學的積極性;

  (2)狠抓課堂教學,上好社會主義文化課,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;

 ?。?)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(fā),補課編班。學習清華經(jīng)驗,把初二(乙)連隊各班中成績差的而又不愿意學習的同學組織起來編成一個班。在編班過程中,突出路線教育,批判“天才教學”、“懲罰主義”,師生從分班的動機、內容、方法上劃清現(xiàn)在搞分班教學與文化大革命前的分班教學的本質區(qū)別。

  (4)狠抓教學的基本環(huán)節(jié),備課、教學、實驗、批改作業(yè)、輔導都有基本要求,貫徹“雙百”方針,造成濃厚的教學研究空氣。

 ?。?)大力占領課外陣地,開放閱覽室,舉辦各種講座,組織科研小組,辦好《學生生活》、《科學園地》,開展文體活動。

  (6)狠抓規(guī)章制度,加強組織管理。將原來的連隊編制改為教學班教研組的組織形式。

  6、“文革”以前的校長李植兆同志從“插隊落戶”回校任革委會副主任。


1973年上半年


  因為學校要統(tǒng)一改為秋季招生,所以在校學生原地多讀半年,畢業(yè)班推遲到73年夏季畢業(yè)。

  1、工作的指導思想:以批修整風為綱,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“五•七指示”,充分調動教與學兩個積極性,全面提高教學質量,培養(yǎng)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事業(yè)接班人。

  2、加強“兩基”教學。各科教學切實落實“兩基”的范圍內容,教育學生掌握學習“兩基”的基本規(guī)律的方法,繼續(xù)加強查漏補缺,對成績差的同學采取多種方式進行補課。

  3、堅持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的原則,以實踐為基礎,著重抓好基本理論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的教學,在教學過程中,既反對忽視理論的實用主義,又反對脫離實踐,專搞空洞的理論。

  4、開展課余活動,積極主動的占領課余陣地,無線電、半導體、電工、化工、數(shù)學等科研小組、外語會話、刊物小組、語文閱讀寫作小組,逐步建立和健全起來,定期舉辦各種科學講座和故事會、詩歌朗誦會。

  5、學工學農:學校強調貫徹以學為主、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的原則,不能把學生當做單純的勞動力使用,每周至少安排1/5的時間作為思想教育和文化技術教育的時間,切實上好文化課、工(農)業(yè)課。

  6、派出教育革命小分隊,深入機床二廠進行“兩再一改”,即政治思想上的再教育;業(yè)務上的再學習‘進行教學改革。

  (1)第一批五人,政治組蔡建萍,語文組程祥波,數(shù)學組陳和生,物理組倪正明,英語組余杰,由黨支部委員、工宣隊員曾傳云師傅帶隊,時間4月19日—5月25日。

  第二批五人,語文組吳挺,數(shù)學組褚雪江、方鳳仙,外語組李俊智,物理組禹啟賢,由工宣隊員羅秀琳師傅帶隊,時間:6月7日—7月10日。

 ?。?)小分隊教師總結自己在思想、業(yè)務上的提高,程祥波的詩反映了知識分子由不懂工人到熱愛工作、寫工人生活的變化過程:

  一刀兩刀,

  一件兩件

  我的車床飛轉

  一陣又一陣云煙

  我緊握著手柄

  車燈照得分明

  我勇敢地沖刺、切削

  隨著馬達的轟鳴

  黨委發(fā)出了號召

  倡議書在心中燃燒

  車床前金花銀花一片

  看誰打著紅旗領先

 ?。?)捕捉教學因素,捕捉教學因素是小分隊下廠的一項重要任務。教師們一“緊靠”<依靠工人師傅>二“用心”(用心觀察、捕捉)三“點面”(以一,車床為點,顧及全車間為面)各科都捕捉了一些教學因素:

 ?、佟稒C二廠史》兩萬多字。(語文教師、高一<1>班學生)

 ?、凇督庵苯侨行卧谲嚧采系膽谩?、《平行線的應用》、《常用量具的構造原理》、《守軌的幾何精度檢驗中的計量》、《錐體、錐孔的檢驗》(數(shù)學教師)

 ?、邸稒C床英語資料》、《關于進口機床與儀器的調查》、《機械工業(yè)詞匯》、《學工對話》(外語教師)

  ④《阿基米德螺線在機床卡盤中的應用》、《C615車床通俗淺說》、《四種熱繼電器的原理和構造》、《守軌的熱學性能》(物理教師)

  7、初二<2>班的革命小將寫了三張革命的大字報,向資產(chǎn)階級舊的教育、考試制度發(fā)起了猛烈的進攻,對期終考試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,學校黨支部7月2日學習、討論了這三張大字報并加了題為《堅決支持革命小將的革命行動》的按語,將三張大字報轉發(fā)全校:“希望全校師生向初二<2>班革命小將學習,對于改革舊的考試制度問題來一次大學習、大討論、大改革!”教育局同日加了按語,發(fā)出了通知,轉發(fā)全市各中小學?!栋凑Z》指出:“這三張革命的大字報,發(fā)揚了“五敢精神”,“好得很”?!锻ㄖ分赋觯骸跋M銈儯ǜ髦行W)將這三張大字報轉抄放大在學校張貼,組織師生認真學習討論,還可以組織教師和學生骨干到三中參觀?!?


1973—1974學年度


  1、批林批孔,反回潮,批判資產(chǎn)階級質量觀,用各種形式(搞調查、辦展覽等)說明文化大革命之后,學生不但在德育體育上質量提高了,而且,在智育上質量也大大提高了。

  2、提出“面向農村,服務農業(yè)”的辦學方向,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大討論,最后得出結論:“門向農村開、腳朝農村邁,教學圍繞農業(yè)改”。學生學工還不行,還應學農,光到工廠還不行,還應到農村。這是“鞏固無產(chǎn)階級專政,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大問題,是培養(yǎng)造就千百萬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事業(yè)接班人的大事,國民經(jīng)濟計劃總方針是以農業(yè)為基礎,教育面向農村,這是個根本方向問題。

 ?。?)為了解決“面向農村,服務農業(yè)”的問題,學校組織了各科教師組成綜合教改小分隊,下松滋西嶺中學、安新、西臺、三合、雙峪四個大隊調查訪問,制定教改計劃:(摘錄如下)

  ①語文課培養(yǎng)目標

  “培養(yǎng)農村五員:創(chuàng)作員、故事員、文藝宣傳員、廣播員、文化輔導員?!?

 ?、跀?shù)學課教學內容

  “珠算;算分配賬;藥液濃度配制;估產(chǎn);流速測定;坡長度計算;合理安排勞力;田畝丈量;渠道心線測量;土方計量(興塘、筑懼、堤塔老);分工砍段;邊樁邊樣;合理用水;劈山造田的測量。

 ?、畚锢碚n教學設想

  a、教材應以工農業(yè)生產(chǎn)為其知識體系;

  b、以典型機械帶動物理基礎知識,如以車床、柴油機帶力學、熱學的基礎知識,以照明線路帶電學基礎知識;

  c、各年級安排:初二:基礎知識,初三:農機班

  高一:電機班、電子班,高二:實習。

  學生中學畢業(yè)后,做到一般工農業(yè)常用機械能動手,能初步維修,一般常用技術比較熟練,一般科技資料能看懂。

 ?、芑瘜W課教學內容:

  初二:物質和物質的變化;初三:化工部分;

  高一:有機化學、農業(yè)化學;高二:專業(yè)班。

 ?。?)各班在校辦農場,種學農田,每班一畝,種、管、收自理。

 ?。?)增加農基課,安排班主任一般都兼農基課。


1974—1975學年度


 ?。ㄒ唬?4年下半年的指導思想:以黨的基本路線為綱,以批林批孔為中心,以“棋盤中學”為榜樣,聯(lián)系林彪“克己復禮”的修正主義路線,批判孔孟的反動教育思想,大力支持革命的新生事物。堅持開門辦學,堅持工農兼職講師上講臺,堅持面向農村的辦學方向,鞏固和發(fā)展無產(chǎn)階級教育革命的偉大成果。

  1、批判孔孟的反動教育觀、進一步提高對教育革命的認識,把“評法批儒”的活動深入到教學領域中去,從各個角度批判孔孟之道,打一場圍殲孔孟反動教育思想的人民戰(zhàn)爭;

  2、堅持開門辦學:

 ?。?)堅持廠(社)校掛鉤:

  初一年級與荊江大隊掛鉤;

  初二年級與良繁隊、民政農場掛鉤;

  初三年級與機床二廠、紡配一廠掛鉤;

  高一年級與荊州地區(qū)農科所、機床電器廠掛鉤;

  高二年級與鑄造廠、電機二廠掛鉤。

  (2)鞏固、發(fā)展工農兼職講師團:

  工宣隊員深入教學第一線,參加教學活動,各年級成立講師團,講師團參加制定教學計劃、備課、評教評學等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,用無產(chǎn)階級思想占領上層建筑,改造教師隊伍。十二月份召開講師團經(jīng)驗交流會。

  (二)75年上半年的指導思想:認真學習無產(chǎn)階級專政的理論,深入持久地開展批林批孔運動,以“朝陽農學院”為榜樣,堅持面向農村,服務農村的辦學方向,堅持開門辦學的正確道路,堅持工人貧下中農領導、管理學校,始終把轉變學生思想放在首位,努力把學校辦成無產(chǎn)階級專政的工具。

  1、黨支部號召,全校師生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學習和批判上來,各年級重點學一本馬列的書,重點評注一本法家的書,批注一本儒家的書(《論語》、《增廣賢文》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、《神童詩》)

  2、課程設置:根據(jù)農村三大革命的需要,設置基礎課,專業(yè)課,開辦專業(yè)班。

 ?。?)基礎課入門:政治、語文、外語、數(shù)學、工基、農基、軍體、革命文藝

  (2)初中增設六門專業(yè)課:

  珠算、測量、農用會計、日用化工、土農藥制造、土化肥制造

  (3)高中設置四個專業(yè)班:

  農業(yè)技術班、農業(yè)機械班、農村電工班、農村醫(yī)療衛(wèi)生班

  3、教材體系:

  徹底打破舊體系,根據(jù)農村四化確定教材內容,根據(jù)典型工程(戰(zhàn)斗任務)構成新體系。

 ?。?)文科:根據(jù)馬列主義基本觀點,根據(jù)黨的中心,根據(jù)學生年齡特點,圍繞戰(zhàn)斗任務,組成專題單元教材體系,始終把政治運動,轉變學生思想和教學結合起來。

 ?。?)理科:以典型產(chǎn)品、典型機械組成單元新體系,徹底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。

  4、學習毛主席關于無產(chǎn)階級專政的理論:

  全校師生運用學習、調查、寫作、宣傳、行動五結合的方法,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狠下功夫。師生分別下到打包廠、機床二廠、市場管理所、江漢菜場、荊江餐館、郊區(qū)公社廣泛調查資產(chǎn)階級法權的表現(xiàn),及“三個一部”(小生產(chǎn)者及工人階級一部分,黨員一部分),“大批產(chǎn)生資本主義和資產(chǎn)階級”的情況,參加義務勞動;到農村、街道參加政治夜校,開展小靳莊活動,宣傳限制資產(chǎn)階級法權。

  5、學“共大”,學“朝農”,探索教育革命的途徑:

 ?。?)大辦半工半讀班。(高中年級)

 ?、賹W校把與農村對口作為半工半讀體制建立的出發(fā)點,把培養(yǎng)同工農劃等號的普通勞動者與生產(chǎn)勞動早期結合的著眼點,把適應普及大寨縣所要的本領作半工半讀內容的基本點。

 ?、诎牍ぐ胱x以階級斗爭為主課,生產(chǎn)勞動為基礎課,社會主義文化科學知識為必修課。

 ?、廴S惺粋€高中班實行半工半讀,設:農業(yè)技術班、農業(yè)水電班、農業(yè)機械班、普通機械班、農業(yè)醫(yī)療班、獸醫(yī)班、創(chuàng)建了沙市機床二廠、荊州農科所、荊州電力公司修制廠、校辦工廠、校辦農場、沙市橡膠廠、荊沙大隊等十余個半工半讀基地。

 ?、芰信e高一(3)班農技半工半讀班的幾項成果:

  a、對沙市人民喜愛的南湖蘿卜,矮子白菜、油菜王等幾種蔬菜進行提純變壯的科學實驗,效果良好,并把獲得的良種向郊區(qū)荊沙大隊提供,受到歡迎;

  b、引種試驗“大寨包谷”、“朝農高粱”、“墨西哥矮桿遲播早熟小麥,獲得成功;

  c、進行水稻躉秧,棉花多品種的對比,小麥雜交,紅苕下蛋,紅苕搭架等,科學試驗;

  d、全班44人,人人會駕駛工農12型手扶拖拉機,有十幾個會駕機運輸、耕地。

 ?。?)試行“三點一線”(初三年級)

  ①指導思想:以黨的基本路線為綱,以“五•七”指示為指針,認真學習無產(chǎn)階級專政理論,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,面向農村,把轉變學生思想放在首位,積極探索教育革命的途徑,并使學校成為無產(chǎn)階級專政的工具而斗爭。

 ?、诰唧w含義:以毛主席無產(chǎn)階級教育革命路線這根紅線把學校這塊教育陣地與工廠、農村這兩座大課堂,共三個點緊緊地聯(lián)系起來。

  ③具體做法:

  按班級先赴工廠,后到農村,再回學校,三點一線,時間兩月。

 ?。?月20日—5月下旬)

  初三(1)、(5)—機二學工,公安玉湖知青農場學農,輪換;

  初三(2)、(8)—晶體管廠學工,公安雷州公社馬市大隊學農輪換;

  初三(7)、(6)—紡配一廠學工,公安裕公公社聯(lián)盟大隊農科所學農,輪換;

  初三(3)、(4)—橡膠廠學工,公安茅臺公社和平大隊學農,輪換。


1975—1976學年度


  1、堅持開門辦學,并且在“大開大革命,小開小革命,不開不革命”的影響下,門越開越大,全校從初一到高二開展轟轟烈烈的開門辦學,分別學工、學農、學商、學醫(yī)。

  2、反擊在傾翻案風,開展教育革命大辯論,“提出和十七年對著干”、“和十七年徹底決裂”的口號。教學形式也隨之改變,把教研組改成年級組,每個年級組設三名組長(一人管全盤,一人管學生思想,一人管教改。)

  3、高二年級和初一(3)班師生徒步拉練到當陽機場學軍。

  4、改革考試,實行兩開,即“開卷開門”。

  (1)內容:

  文科:①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理解“走資派就是黨內的資產(chǎn)階級”。

 ?、谂u鄧小平在各條戰(zhàn)線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;

 ?、奂o念黨的生日,歌頌毛主席、歌頌共產(chǎn)黨、歌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,歌頌文化大革命;

 ?、苤С稚鐣髁x新生事物,結合“6•26”、“7•21”進行。

  理科:①教學、生產(chǎn)、科研三結合的調查、總結報告;

 ?、诘湫凸こ痰膽?zhàn)斗任務;

 ?、蹖n}計算、分析、總結;

 ?、墁F(xiàn)場考試,實際操作、理論解釋。

 ?。?)方法:

 ?、倜}:工人、貧下中農、教師、學生三結合命題;

 ?、诘攸c:高一在工廠、農村、醫(yī)院;

  高三在農村;初二在工廠。有些初中班級在街道;

  高二年級在所在的半工半讀基地進行。

 ?、墼u卷:三結合評卷;

  評出“優(yōu)、良、及格、較差”四個等級;

  高三年級、高一年級,試行“評語評定”法,然后舉辦成績展覽會,向家長匯報會。

  5、學校被評為全省群眾體育活動先進單位,并出席了75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全運會(黨支部書記袁策喜同志前往)

  6、由于“黃帥”思潮的影響,我校初二女生曹大農同學于75年下半年向音樂教師余成志發(fā)動了挑戰(zhàn)。

  事由:上音樂課時,余老師順手從教室角落的破竹掃帚上抽了一根竹條,作教鞭用,學生曹大農立即當面指責余老師破壞公物,余不接受,二人成僵局;

  發(fā)展:政工組抓住這個典型,把曹大農當成三中的黃帥,予以熱烈的支持,并發(fā)動全校評論此事,黨支部也辦了??诎鍒?;

  最后余成志老師向曹大農承認了錯誤,并在全校教職員工大會上作了檢討。


1976—1977學年度


  1、第一學期的指導思想:以階級斗爭為綱,貫徹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,聯(lián)系實際深入批鄧、鞏固和發(fā)展教育戰(zhàn)線的新生事物,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,面向農村,開門辦學,培養(yǎng)反修防修的、能與工農劃等號的革命接班人。

  (1)聯(lián)系實際,深入批鄧,劃清路線是非,正確處理幾個關系:主流和支流的關系,思想教育與教育革命的關系,理論與實踐的關系。

 ?。?)鞏固發(fā)展新生事物,大力開辦分?!跻晦k街道分校,初二辦工廠分校,初三辦農村分校;學校專門抽派語文教師楊志洪、數(shù)學教師江慧到地區(qū)農科所辦了一所正規(guī)的農村分校,招收初一新生一個班。

  2、第二學期的指導思想:以階級斗爭為綱,深入揭批“四人幫”破壞教育革命的罪行,面向農村,開門辦學,全面貫徹毛主席的教育方針,使教育為工業(yè)學大慶,農業(yè)學大寨服務,用全面落實“以學為主,兼學別樣”的成果,向“五•七指示”發(fā)表十一周年獻大禮。

 ?。?)堅持“以學為主,兼學別樣”的原則,上好社會主義文化課。初中保證70%的時間上文化課,高中多一點;半工半讀班保證50%的時間教學。

 ?。?)堅持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的原則,有計劃地安排教學點上的專題教學,文科配合中心,理科結合實踐,在為工業(yè)學大慶、農業(yè)學大寨服務中教學。


1977—1978學年度


  1、77年10月開始,全校師生緊跟黨中央的戰(zhàn)略部署,狠批“四人幫”炮制的“兩個估計”,砸爛“四人幫”多年來強加在我們身上的精神枷鎖,學校內出現(xiàn)了上下一條心,努力提高教育質量的新氣象。

  2、學校提出了戰(zhàn)斗口號是:“堅持并發(fā)揚三中光榮傳統(tǒng),為‘四化’快出人材、多出人材而努力?!?

  3、從實際出發(fā),高二年級實行文、理分班;全校其他年級實行按文化知識程度分班教學;

  4、新學年一開始,就實行了留級制度,接著制定、執(zhí)行了包括六個方面在內的《課內外管理細則》。

  5、將年級組改為暗線,保留一名組長,只負責學生思想教育工作。恢復教研組,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辦公;同時調整教師隊伍,把一些中老年教師安排到重點年級(畢業(yè)年級)、重點班級(快班)把關;把學校各部門一些有教學能力的人調回教學第一線。

  6、77年終學校被評為省、市紅旗單位,市委向我校提出了“努力提高教育質量,為‘四化’早出人材,多出人才”的要求,因此,我校78年上半年提出了這樣的口號:“批估計,抓質量,上水平,出成果,向全省先進學??繑n,向全國先進學??待R?!?

  7、78年上半年批估計,在普遍橫掃的基礎上進行專題批判:

  (1)抓路線,深批“,黑線專政”論,明確十七年毛主席革命路線在教育戰(zhàn)線上始終占主導地位;

 ?。?)抓隊伍,狠批“臭老九”論,進一步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;

 ?。?)抓培養(yǎng)目標,狠批“四人幫”“學校只有一個專業(yè),就是斗走資派專業(yè)”的反革命教育綱領,進一步明確辦重點學校的任務,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(fā)展;

 ?。?)抓方針思想,狠批“寧要沒有文化的勞動者,也不要有文化的精神貴族”的謬論,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主動積極地提高教育質量;

 ?。?)抓紅專關系,狠批“知識越多越反動”的謬論,鼓勵師生為革命學好文化,鉆研業(yè)務,走又紅又專的道路;

 ?。?)抓辦學道路,狠批“四人幫”破壞“五•七指示”的罪行,明確主學、兼學的關系,保證文化課的時間;

 ?。?)抓師生關系,狠批“長角長刺”論,樹立尊師愛生的新風尚;

  (8)抓規(guī)章制度,狠批“管、卡、壓”的謬論,建立和健全學校各項規(guī)章制度。

  8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千方百計地提高教育質量。

 ?。?)開展“學雷鋒、爭三好,做祖國需要的合格人材”的主題活動,抓好一破(反腐蝕、破資產(chǎn)階級人生觀)、三立(立共產(chǎn)主義人生觀,立共產(chǎn)主義道德品質,立嚴謹、細致、踏實的學風)。

 ?。?)甩開膀子大干,守住課堂陣地,狠抓兩基教學。各教研組按部頒教學計劃要求,課程開齊,課時開足,按時完成教學進度;鑒于不少學生文化科學知識缺陷多、漏洞大,各科教學因班制宜,因人制宜,采取“搭橋補差”、“穿針引線”的辦法予以彌補;狠抓了“精講多練”的攻關戰(zhàn)。

 ?。?)狠抓教師業(yè)務進修,各科教研組有一名組長專管;保證教師至少有足夠的教學和業(yè)務進修時間,每周除一次政治學習,一次黨、團組織生活外,其他時間為教師教研和進修時間。

  9、78年高考,高中畢業(yè)生考入大專院校的占畢業(yè)生人數(shù)24.3%,占報考人數(shù)的31.7%,居荊州地區(qū)之首;中考、初中升學人數(shù)占報名人數(shù)的85%,在全市中學中領先。

  10、初中畢業(yè)生李預軍、肖陽、陳沙瑯、黃進、易紅、胡海云等七名學生由于德、智、體全面發(fā)展較為突出,學校報請教育局批準,免試保送進入我校高中一年級學習。


1978—1979學年度


  1、聯(lián)系實際批“估計”,達到“四個弄清”:弄清在新的時期,重點中學的任務和培養(yǎng)目標;弄清教師、書本、課堂的地位和作用;弄清政治和業(yè)務、紅與專的辯證關系;弄清為什么要樹立一切為教學服務的思想。

  2、堅持“教學為主”,千方百計地提高教學質量。

 ?。?)認真學習、貫徹、執(zhí)行新教學大綱,起始年級和起始學科的教學不折不扣地按大綱規(guī)定的指導思想、目的要求、教學原則和教學內容辦事;

 ?。?)把住課堂陣地,改進教學方法,提高四十五分鐘的質量。黨總支明確提出了“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”的口號,并于78年10月,在全校進行了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,這次活動,動的面大,效果較好。全校教師互相聽課857節(jié),數(shù)學組聽課最多,計370節(jié),最多的一人聽35節(jié)。學校對這次質量月活動進行了專題小結,對表現(xiàn)好的個人和集體,進行了表揚并且發(fā)了獎金。

  (3)集中力量辦好重點年級、重點班級。高、初中畢業(yè)年級為學校重點年級,其中高二(10)、初三(1)、初三(7)又是重點中的重點。對這些班級學校采取了如下措施:

 ?、倥鋫浜冒嘀魅魏涂迫卫蠋?,對這些老師要特別注意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;

 ?、跍p輕這些班級學生的勞動和其他社會活動;

  ③實驗室、圖書館優(yōu)先向他們提供實驗和圖書資料。

  3、堅決貫徹、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,全心全意依靠教師辦學。黨總支通過學習,總結三中二十多年來辦學的經(jīng)驗教訓,深刻認識到,教師是學校的主人,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,只有全心全意依靠教師,才能辦好學校,因而做到對教師政治上放心,業(yè)務上放手,職責上放權。

  (1)政治上,對受迫害的教師認真落實政策,平反昭雪,醫(yī)治創(chuàng)傷,恢復地位:對十六位受過審查的教師做出實事求是的結論,為九名錯劃右派予以改正;為三中“三家村”徹底平反,“三家村”成員之一的歐陽鑫恢復副教導主任職務,并到高二把關,成績顯著。這樣一來,教師心情舒暢。有教師寫詩說以前是:“鐘聲催歲月,粉灰灑白頭,幾多辛苦幾多愁。到頭身背罵名臭老九?!爆F(xiàn)在是“舉杯擊鐘狂歌舞,敢為四化育英才?!?

 ?。?)業(yè)務上,讓教師放開手腳大干。允許多種教學方案的試驗,允許老師物色尖子培養(yǎng),鼓勵新老教師訂傳幫合同;從教師的工作特點出發(fā),靈活安排作息時間,使教師在教學上有較充分的主動權。

 ?。?)職責上,使教師有職有責。我們學校的教研組長、備課組長由中老教師擔任,這些同志在教學崗位上直接組織教學研究,執(zhí)行教學計劃,幫助教師進修,進行教學檢查。

  4、關心教師生活,解除教師的后顧之憂。

  (1)為三十戶教工修建了三百多平方米的廚房,為二十戶搶修危房;

 ?。?)辦好托兒所。延長兒童在所時間,早晨6點半到晚上9點半,星期天托兒;每個小孩每月收托兒費五元,還包一天兩頓飯,伙食開得好;雙職工小孩生病住院,學校專門為他請保姆到醫(yī)院照料小孩,讓他安心教學工作。

  5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。

 ?。?)學校把“培養(yǎng)學生從小愛科學、學科學”當作課外活動的主題。全國科學大會之后,文、理科教師開辟大型文、理科園地;團、隊、班級開展“向科學進軍”的主題活動;各班辦起了科學園地、介紹科學的報告會和各種科學知識講座,校園出現(xiàn)了一個愛科學、講科學、用科學的風氣。團委和理、化、生教研組的教師舉辦科學晚會,把物理的光電效應、熱敏反映、流體力學、化學酸堿、鹽的性質、各種化學反應、生物的有關知識編成種種有趣的文藝節(jié)目,組織了7次演出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《科學春風催新芽》為題報導了學校開展科技活動的情況;湖北新聞電影制片廠專門拍攝了沙市三中《科學晚會》的新聞短片。

  (2)校文宣隊排演的《從小愛科學》、《歡騰的山寨》、《井岡山的道路》、《小刀會》、《弓舞》、《繡金匾》等節(jié)目均在市里獲一等獎。

 ?。?)學校把6月10日毛主席“發(fā)展體育運動,增強人民體質”題詞紀念日作為全校“群體活動日”。78年下半年學生達標率為85%,79年春季市田徑運動會,我校男女隊雙獲冠軍;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送了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專題報導《體育金風催人材》。

  幾項成績:

 ?。?)78年秋季沙市數(shù)、理、化、英競賽,三中獲總分第一、四個學科第一:數(shù)學:曹陽(高一),物理:許傳光(高二)、化學:向東(高二)、英語:張智明(高二)

 ?。?)79年元月荊州地區(qū)舉行數(shù)、理、化競賽,三中又獲總分第一,數(shù)、理兩科個人第一。(這次沙市取24個名次,三中占14個)

  (3)79年3月,湖北省英語競賽,三中三個獲獎(一個一等獎,一個二等獎,一個三等獎);物理競賽五人獲獎。

  (4)中考,初中畢業(yè)生90%考入高中;高考,高中畢業(yè)生考入大專、省市中專、技校共216人,占報考人數(shù)的81.6%。

  (5)79年4月,三中被湖北省評為教育戰(zhàn)線紅旗單位;5月出席教育部、衛(wèi)生部、國家體委、團中央在揚州聯(lián)合召開的學校體育衛(wèi)生工作會議,并授予了先進集體獎旗(總支書記翁昌全同志出席)。


1979—1980學年度


  1、狠抓好“四個堅持”,大力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。

  由于資產(chǎn)階級思想的影響和學校指導工作的片面,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減弱,學生中一度發(fā)生了一些問題,流、盜、扒行為、賭博行為、談戀愛、抽煙、打群架、穿奇裝異服、頂撞師長的增長;有些學生勞動觀念談薄,組織紀律也較為渙散;另外,“升大學光榮,當尖子有功”的口號,使部分學生感到霉頭,因而“寫入團申請書的人少了,做好人好事的人少了,愿意當干部的人少了,運動隊、文宣隊的人不愿來了”。所以必須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。

 ?。?)指導思想:堅持社會主義方向,堅持無產(chǎn)階級專政,堅持黨的領導,堅持馬列主義、毛澤東思想,從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,開展“學雷鋒、學英雄、樹新風、爭三好”的活動,不懈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,遠大的革命理想,高尚的道德品質,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。

 ?。?)學校成立政治思想教育處,負責指導班主任工作,專管全校學生思想教育工作;

 ?。?)在全校范圍內,廣泛學習教育部長蔣南翔同志《還是要三好》的重要講話,并提出“德育為首,智育為主,體育為基礎”的口號,開展“樹三好標兵,學三好標兵”的活動。鄧祥,團委副書記,工作負責品德好,成績優(yōu)秀學習好,會跑會跳身體好,進入三中以后,三次參加校運動會,得五個第一名,一個第三名(該生80年高考考入華中工學院)。李予軍(高一)、邱林(高一)、牟云(初二)都是學校樹立的三好典型。

  (4)抓典型,剖析高二(1)班。這個班是78年中考后,學校在全市擇憂錄取的基礎上,又將其中400分以上,理科成績特別好的集中起來組在怕一個重點班。但由于指導思想的片面,對這個班放松了思想教育,學生中產(chǎn)生了“學習好,其他自然會好”的想法,一個學期下來,連個班集體都沒有形成。黨總支分次剖析這個班的情況,采取措施加強思想教育,教育局也派來了教育科副科長、局團委書記到這個班蹲點。以后這個班德、智、體、三方面確實成了“尖子班”:集體榮譽感增強了,在建校勞動中被評為先進集體;高二上一學期有五名青年入團,十二名三好學生;50%的同學通過鍛煉標準;80年高考,有40名考入大學。

 ?。?)加強管理,嚴格要求。建立了校務值勤,學校中層以上的干部進行全天值勤,負責全校秩序紀律的維護,處理有關問題;建立課堂日志,記載課堂秩序和教學情況;全校學生除進一步貫徹“中學生守則”外,制定、執(zhí)行《三中學生十不準》:

  ①不準穿奇裝異服; ⑥不準頂撞師長;

 ?、诓粶蚀蚣芰R人; ⑦不準擠車、扒車、混車;

  ③不準吸煙; ⑧不準損壞公物和亂吐亂丟亂畫;

 ?、懿粶收剳賽郏?⑨不準看黃色書刊、唱黃色歌曲、傳遞黃色照片;

 ?、莶粶矢懔髅セ顒?; ⑩不準圍觀、起哄,擾亂社會秩序。

 ?。?)醒之以目,明之以理,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。

  全校各班做了三點:

  講:各班堅持天天講評,周周講評,月月講評;

  畫:辦畫刊,使是非、美丑、善惡,一眼便知。初一(3)班辦的“小紅花”,“小刺猬”版報,生動活潑;

  演:主題班會,以演唱形式進行。高一年級《十唱中學守則》、初一年級的《雷鋒的力量》等。

  2、在教學上,開展“一抓三過關”的教學研究活動,即抓課堂教學,做到單元過關,期中過關,期末過關,普遍地、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。

  (1)問題的提出來:近年來,集中人力物力,突擊抓高二、初三,其他年級的教學工作抓得不得力,造成基礎不牢,每到畢業(yè)班再行補火,年年惡性循環(huán);另外,高考、中考本身也暴露了我們的問題:考分均分低,基礎分低,這些東西,光靠畢業(yè)班突出,是不能解決問題的。

 ?。?)措施:

 ?、俳徫回熑沃?,各科制定各教學的基本要求,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,各備課組保質保量地完成這些基本要求,不留尾巴,不拖后腿;

  ②加強領導,高中、初中各年級的教學工作都有干部分管;

 ?、壅{配力量,全面部署,骨干教師分段把關。人事安排采取三年小循環(huán),相對穩(wěn)定;

  ④建立教學過關的規(guī)章,加強教學管理,如成績考核制;平時考試由授課教師把關;單元考試由各組長把關;期中期末考試由教研組長和教導處把關;

 ?。?)做法:

  ①搞好單元過關:各科在單元教學結束時,進行知識歸類,并選編、印發(fā)部分習題,指導學生解答這些習題的方法,使知識系統(tǒng)、習題典型并成階梯形,解題方法規(guī)范、科學;

 ?、谄谥小⑵谀┻^關。在單元過關的基礎上,進行期中、期末過關,注意知識的綜合,考試注意能力。

 ?、鄹骺平虒W實行“一抓三過關”,教師的積極性調動起來,學校引導大家正確處理好幾個關系:文、理關系;課內、課外關系;抓智育和全面貫徹方針的關系。做到:講究方法,提高質量,堅守陣地,互不沖擊。

  3、幾項成績:

 ?。?)79年秋季,三中作為省群體活動先進集體的代表出席了第四屆全運會。(校長李植兆同志出席)

 ?。?)物理教師胡良棟在全省第一批批準為特級教師。

  (3)高考上線人數(shù)146人,占全市上線人數(shù)(202人)的72%。

 ?。?)79年12月出席國務院第二次授獎大會,榮獲國務院頒發(fā)的“嘉獎令”。(總書記翁昌全同志出席)
金沙县| 西乌珠穆沁旗| 深水埗区| 资溪县| 礼泉县| 格尔木市| 霍州市| 汝城县| 营山县| 赣州市| 崇明县| 容城县| 景泰县| 渝中区| 江源县| 通海县| 彭州市| 酉阳| 洱源县| 静乐县| 安岳县| 乐亭县| 兴业县| 承德市| 吴忠市| 东乌珠穆沁旗| 延寿县| 赤峰市| 清原| 涡阳县| 山丹县| 叶城县| 安宁市| 牙克石市| 龙岩市| 略阳县| 黔西县| 莲花县| 阜南县| 东莞市| 克拉玛依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