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楚天民報》2016年3月25日報道我校組織學生尋夢之旅
發(fā)表: 2016-03-25 09:21:42 瀏覽: 6511 次
攜夢同行,方得人生(主)
——沙市中學2015級學生赴武漢開展“尋夢”之旅
陽春三月,是在一個夏一個秋一個冬的休息后姍姍來遲的沖刺,天地眾生都在此時綻放璀璨光華。3月22-23日,沙市中學2015級高一學子踏著青春的步伐,來到武漢,與自然萬物一起尋夢……
3月23日,武漢東湖磨山櫻花園,空氣中彌漫著花香,蜿蜒的小路兩側都是鮮花盛開的山坡,幾千株櫻花爛漫的盛開著,堆云疊雪,燦若云霞,雍容華貴,婀娜多姿。金黃的菜花和紫色的薰衣草點綴其中,恰到好處。微風徐來,花枝搖曳,木塔水影,波泛幽香。身著白色習坎戰(zhàn)斗服的沙市中學學子在繽紛的櫻花雨中踏青賞花,拍照留影,自在自適,流連忘返。
本次武漢尋夢之旅,對學生的科技和人文素養(yǎng)都是極好的教育。3月22日的第一站是觀賞中國地質(zhì)大學的4A級博物館和校友捐建的化石林,激發(fā)起習坎學子探究生命起源和地球深層奧秘的強烈興趣;23日赴武漢科技館的參觀活動讓同學們意興盎然。武漢科技館新館氣派的大門前,嶄新的“科普之舟”正揚帆起航,迎來荊州的這批觀眾。走進新館序廳,最讓人驚喜、百看不厭的是五彩變幻的“天問之樹”,高18.7米、重15噸,由1736根燈管螺旋排列上升,整體造型像楚人的圖騰——展翅高飛的鳳凰。新館設有宇宙展廳、生命展廳、水展廳、交通展廳等8大常規(guī)展廳和1個1000平方米的樓頂室外展廳,其中水展廳、光展廳是全國首創(chuàng),展品達600余件,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精心“創(chuàng)造”。學生們紛紛在涂鴉墻、默片配音、動車駕駛、信息傳遞等展臺前與設備進行互動式操作體驗,只恨時間有限,不能一一感受,留下一個科技之夢讓同學們?yōu)橹畩^斗。
參觀中南民族大學的民族學博物館和華中科技大學的校史館,則為學子們補上了民族文化、高校發(fā)展歷史的教育空白。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座落于風景秀麗的武昌南湖之濱,館內(nèi)六個展廳展示了少數(shù)民族的生產(chǎn)生活用具、家具、服飾、銀器、織錦、竹編、木雕、樂器、文史檔案、宗教器物、書畫等內(nèi)容,其中不少堪稱珍品。華中科技大學校史館展出的3100余張圖片和120余件實物,記錄了該校在辦學歷史上的精彩篇章,也折射出新中國高等教育發(fā)展的縮影。
夢,是從夕陽下茂密的叢林中升起的美好愿望;夢是一種精神,一種信念,一種力量。沙市中學2015級學生將攜著夢想努力學習,創(chuàng)造人生輝煌?。ǜ邆悘姡?br />